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8:50:00 阅读: 404 次
昨天晚上,和朋友聊到了这么一个话题: “中国球员去了NBA以后,怎么篮板球都不好?”
从杨瀚森的这几场比赛表现来看,篮板球确实是很大的问题。
指望他抢一个篮板球,那可太艰难了。
兄弟们需要明白一个概念:抢篮板和捡篮板是有区别的。
NBA官方对此也有明确划分,他们的官方数据统计里,有“对抗篮板”(Contest Rebound)和“非对抗篮板”(Uncontest Rebound)。
如何界定?你摘篮板时,方圆1.05m范围内有人,就算你是抢的,否则算你是“捡”的。
这主要用于分析球员抢篮板的难度和效率,至于哪个更难,不用讲啦。
杨瀚森,现在是几乎拿不到对抗篮板的。
作为对比,克林根虽然也有缺点,比如终结手活比较糙。但你会发现,这哥们儿的篮板是有保障的。
他的卡位,他时刻把手举着等习惯...
如果你是老球迷会发现,这问题不光杨瀚森有,大姚作为全明星运动员,整个NBA生涯的场均篮板数为9.2个,只有05-06(10.2)和07-08(10.8)两个赛季的场均篮板上双。
综合他的身高和球队地位,这篮板能力算不上优秀的了。
如果你再是中国男篮球迷、关注我们各个级别的国际赛事,你会发现:
我们的球员,从小篮板球就不好。
比如,今年的世青赛,朱正张博源这一波,咱们的队伍场均让对手抢22.7个进攻篮板,场均自己抢不到10个进攻篮板。
这两个数据,都是倒数第一。
咱U16/U17的篮板也不好,简直是“一脉相承”。
所以,这其中的原因,咱们可以当一个话题聊。
如果以NBA比赛看,必须承认我们在 身体能力上的差距 ,尤其是动态天赋。
在他们那个节奏下,对弹速、连续起跳能力和核心力量要求极高。
一个真实的故事,陈国豪的弹速、连续起跳能力,在我们国内球员里,已经是可以的了。
直到有一天,他去到了NBA季前赛,见到了快船的科林斯...那就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。
“我曾对那种力量,一无所知。”
这一点我也有感触,上赛季在深圳主场,看到了山西队迪亚洛...
这存在天赋上的差异,咱没必要赘述。
中国很多球员抢篮板,差在哪?
我觉得是从小接受到的篮球教育就有偏差。
只有身高足够,才能抢篮板么?
2019年世界杯,咱是怎么被矮小的委内瑞拉抢爆的...
开头为何要着重讲“抢篮板”和“捡篮板”的区别?
你会发现,CBA的很多内线,比如杨瀚森在青岛,他这个身高和体格,光靠“捡”,篮板就不会少。
他不需要玩命卡位、玩命起跳、不需要有出色的预判,纯凭身高摘就行。
然后到了NBA,遇到了肌肉男...
有的球员呢,是卡了位置,但又不起跳,或者说跳不起来。
另外一点,抢篮板,是只有中锋该干的事儿么?
如果是这样的话,给中国队一个巅峰罗德曼,那大虫也得摇头...
光指望中锋抢篮板,后卫站着看,全部都不卡自己对位的防守人,就让他们冲,全队篮板肯定差劲。
所以不要只把原因归结于弹速、力量上的差异。
团队篮板的意识,是青训时期就该形成的。
或许,我是说或许,我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,也有一定的关系。
抢篮板,要的不是“孔融让梨”,而是“虎口夺食”。
那是“抢”的文化。
你看看,追梦格林是多么“野蛮”...
最后一个问题:帝哥觉得,中国球员里,谁的篮板习惯比较好?
我说一个人的名字,大伙都会认的: 李晓旭。
当年被称为国产魔兽的他,篮板嗅觉、冲抢前场篮板意识、积极性,都是很突出的。
他是身高很高么?他经历了几次大伤了吧...
但二哥的篮板球经验技巧,够国产的年轻球员学一阵子的了。
杨瀚森工作室:瀚森食谱队内专门制订,但赛后晚饭都自己解决
杨瀚森翻译刘禹铖澄清:翻译是本职工作,望大家对瀚森多些耐心
全新Canyon Aeroad或Ultimate即将发布?范德普尔测试神秘新车
杨瀚森翻译刘禹铖:翻译是本职工作,望大家对瀚森多一点耐心
勇士胜太阳!库里+穆迪轰52分,4配角齐发挥,巴特勒伤退影响衔接
中国行印象最深刻的事?追梦格林:见到了赵本山
难怪库里这么低迷!亲承感冒愈发严重,双核明天背靠背或全部缺席
没有你们,对我很重要
主帅被抓之后,开拓者怎么更厉害了?
替补发威!库里28分,穆迪&希尔德&波姐合砍49分,勇士轻取太阳
nba排行榜
Copyright © 2025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